导读: 0share为了提升绿色能源占比,中油选定生态敏感的大潭藻礁区域建造第三座天然气接收站(以下简称“三接”),以达到“2025年天然气供电量占总发电量50%”的政策目标。然而根据中研院调查,大潭藻礁有近
为了提升绿色能源占比,中油选定生态敏感的大潭藻礁区域建造第三座天然气接收站(以下简称“三接”),以达到“2025 年天然气供电量占总发电量 50%”的政策目标。然而根据中研院调查,大潭藻礁有近百种生物栖息,环团也要求划设自然地景或保护区,却被中央及地方互踢皮球,任由生态遭受破坏。
民间靠着自己的努力,短短两年多办理记者会 125 场,十余场大型倡议行动,以及无数场的生态导览,希望唤起公民意识,力抗政经势力。由 70 多个公民团体更联合发起藻礁公投,是台湾第一个以环境生态为诉求的公投案,民间与政府交锋激烈,引发巨大社会声浪。
在保护藻礁的运动中,出力最钜、为时最久的人,当属已经奋战 10 年的“抢救大潭藻礁行动联盟”召集人潘忠政。启动公投至今,潘忠政承受剧烈攻击,更被硬戴上“以核养藻”的帽子,潘忠政淡然表示:民进党不针对环境保护的议题发声、不检讨开发过程的瑕疵,只想混淆视听,“但时间会慢慢证明真相,选票也会证明人民的选择。”
潘忠政投身环保,意外发现藻礁为瑰宝
廿年前从教职退休后,潘忠政便致力环境运动,透过众志成城的力量,将炼油厂赶出观音,也还溪流清白之身。
挡下炼油厂后,潘忠政认为工业区是一块财团觊觎的大饼,走了油厂改天还会有其他厂要来,势必需要一个明星级的手段来护卫,他想起之前做红树林保育时在海边看到的藻礁。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,潘忠政请到人称“藻礁妈妈”的刘静榆办了两天的研习会,带大家夜观、晨观,获得很多基本知识,也让潘忠政爱上藻礁。“我原来想把藻礁当手段,后来发现它应该是目的,是被保护的瑰宝。”
藻礁是世界瑰宝 7 千年才成形
大家都
发表评论